刊名:科技与生活
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SSN:1673-9671
CN:11-5595/N
影响因子:-1
2018年8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纽约市德拉姆堡第10山地步兵师驻地签署了《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中陆军的国防预算额为1480亿美元,主要用于增加员额4000人,支持组建陆军未来司令部;更新陆军老旧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等,为研制新型“联合轻型战术车”提供资金;升级AH-64E“阿帕奇”攻击直升机、UH-60M“黑鹰”直升机和CH-47F“支奴干”运输直升机;购买数百枚PAC-3“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分段增强型导弹(MSE)、“标枪”反坦克导弹,以及数千枚155毫米炮弹。为实现陆军提出的未来十年现代化愿景,将投入102亿美元用于陆军六个现代化重点项目,即远程精确火力、下一代战斗车辆、未来垂直起降系统、机动远征网络、防空反导以及士兵杀伤力。随后,陆军未来司令部于8月24日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正式成立,首任司令官为约翰·穆雷。该司令部的成立,标志美国陆军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在美国陆军现代化重点项目中,防空反导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不但野战防空反导装备建设乏善可陈,近些年来在应对低、慢、小无人机威胁方面也无任何单一解决方案;被寄予厚望的机动近程防空反导战术激光器演示项目,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离实战化还有一段距离。为有效应对当前直接面临的无人机威胁,美国陆军近些年来正在积极探索反无人机战术技术和装备。
无人机急剧增长的挑战
2018年8月23日,美国国防和政府发展学会召开了反无人机专题研讨会。美国陆军条令和训练司令部“疯狂科学家倡议”副主任卢克·夏布罗在发言中指出,据高盛估计,到2020年,世界各国军队每年将花费700亿美元用于无人机系统;到2021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度200亿美元。陆军研究发展和工程司令部航空和导弹执行主任胡安妮塔·克里斯滕森博士在发言中也指出,截止2018年1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已经登记了100多万架微型无人机,其中约架属于业余爱好者登记。这些微型无人机也在其他国家不断扩散,包括美军驻扎或正在遂行作战任务的各个地区。
Kespry公司的CEO乔治·马修在向手持无人机的特朗普解释其工作原理
美国总统特朗普参加在白宫举行的新兴技术峰会
卢克·夏布罗说,无人机的优长众所周知——它们可以出色地遂行侦察、监视和情报等任务,可以充当欺骗防空导弹和激光武器的诱饵;可以实施电子干扰、火力打击等。但挑战在于,首先是无人机数量的急剧增长以及廉价无人机的普及,使利用无人机实施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如2018年1月,俄罗斯在叙利亚的一个军事基地遭到武装人员10~12架无人机的袭击。通过对此事件的分析,夏布罗认为这是一次“饱和攻击”式无人机袭击,而不是“蜂群”式无人机袭击。所谓“饱和攻击”,就是无人机操作人员将预先规划好的航线编程到无人机软件中,各无人机按预先设定的航线自主飞行和实施攻击,由于各无人机独立飞行,相互间无协同关系,因而难以被干扰和击落。而“蜂群攻击”,则是无人机“蜂群”采用无中心控制策略,各无人机通过观察临近无人机位置及相互间的协同通信,进行编队序列和位置的实时自主控制,整个编队以有序和密集的队形飞行,完成诸如侦察、干扰、诱骗和攻击等任务,但“蜂群”内部的协同通信和操控者对整个“蜂群”的控制链路则容易被干扰。
其次是随着3D打印技术变得更先进,无人机的价格也更加“亲民”,普通民众和作恶者都能十分方便地获得定制无人机。商业级无人机的开放源代码也在客观上为作恶者提供了调整无人机控制算法、恶意增加致命性操作指令的可能。夏布罗预计,新材料、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不断提升的电池功率等高新技术的融合,将使未来无人机能够完成今天难以想象的应用。国家安全局技术总监克里斯·西莫尔也指出,5G移动通信技术的引入将极大地增加无人机的遥控距离、操控性能和通信覆盖范围。
无人机识别的挑战
克里斯腾森在专题发言指出,无人机数量的迅速增长给无人机敌我友属性的识别和查证带来了巨大挑战。首先是目前无人机的类型有数百种之多,不同类型的无人机不仅重量、形状和大小各异,而且飞行速度、留空时间、机动性和有效载荷能力等特性也千差万别,在缺乏无人机特征数据库支持的情况下,现有雷达和其他监视系统对其识别和查证异常困难。其次是很多无人机外形尺寸小、飞行高度低(几乎贴近地面飞行)、飞行速度慢,其声学、红外、射频或电磁特征非常小,现有雷达很难发现。目前,美军根据无人机的外形、重量、载荷、用途、速度和留空时间等指标,将无人机分为五个等级。Ⅰ级和Ⅱ级无人机,通常是微型(micro)无人机和“迷你”(mini)型无人机,如美陆军即将装备的“黑蜂”无人机就属于微型无人机。
文章来源:《科技与生活》 网址: http://www.kjyshzz.cn/qikandaodu/2021/0623/1657.html